網頁

[資料]傳統武器大觀

【十八般兵器】

十八般兵器的說法很可能來自十八般武藝,最早見於南宋華岳編的兵書《翠微北征錄》,但是未有具體地列出各種類。由於關於十八般武藝或十八般兵器的說法眾多,涉及到的兵器種類已遠超十八這一數量,因此可以認為十八般兵器是對舊時兵器的一種概括。

【各種流傳的說法】


●明朝福建人謝肇淛編纂的《五雜俎》列出「十八般武藝」
  「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鐧、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其中白打為徒手搏擊。

●同樣成書於明朝的《水滸傳》寫到的十八般兵器
  「矛錘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杈」,即矛、錘、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戈、戟、牌、棒、槍、耙。

●另說十八般兵器
  「刀、槍、劍、戟、棍、棒、槊、钂、斧、鉞、鏟、耙、鞭、鐧、錘、叉、戈、矛」等十八種武術器械。

●還有一種說法十八般兵器包括「九長九短」
  九長是槍、戟、棍、鉞、叉、钂、鉤、槊、鏟
  九短是刀、劍、拐、斧、鞭、鐧、錘、杵、棒

●然而最常見的說法是十八般兵器
  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钂棍槊棒,鞭鐧錘耙,拐子流星。

來源:十八般兵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武器圖解】

百兵之膽—刀
習刀尚猛的習從俗已曆千年,古時士卒短兵相接,以用刀者為多。舞起刀來,刀風呼呼,寒光逼人,只聞刀風,不風人影,勇猛威武,雄健有力。這種“猛虎般” 的風格,是由刀的構造和練法決定的。單刀由刀尖、刀身、刀刃、刀背、護手(刀盤)、刀把等組成。刀尖、刀刃為最鋒利部位,主攻背寬厚堅固,主防。

從技法上看,單刀多劈、砍、刺、格、紮、撩等動作,幅度較大。古時刀又較重,想在劈砍時刀刀見效,必須快速有力。為了表現出刀術猛的特點,須熟練地掌握各種刀法和力法,做到身法、步法、眼法、刀法的緊密配合。練習時應氣充而力雄,身械協調,刀隨身轉,以身休帶四肢,來助刀發力法迅疾輕靈,跳躍旋轉,進退自如不風人眼機敏,目光炯炯;揮刀快慢相同,舒斂自如。

刀的種類很多,有單刀、關公大刀、春秋大刀、金剛大刀、青龍大刀、南洋大刀、九環大刀、青龍偃月刀、樸刀、短刀、腰刀、苗刀、雙手帶(斬馬刀)、小雙手(又叫匕首刀,原名黑虎刀)等等,其使用方法和要求各有所不同。

單刀的基本刀法有纏頭、裹腦、舞花、劈、砍、撩、刺、截攔、攪、隨、戳、搶、紮、斬、掛等。實用套路有串刀、三合刀和夜戰八方刀。

大刀,被稱為“百兵之帥”,多以雙手執握舞動。主要刀法有:斬、劈、抹、雲、撩、錯、帶等。所謂“大刀看刃”,就是各種刀法在刀刃上運用清晰。演練時,一招一式,大劈大砍,一動一靜,威力很大。明代黃圻《三才國會》中說:“公偃月刀,刀勢既大,其三十六,兵伏遇之,無不屈者,刀類中以此為第一。”樸刀,是大刀中分量較輕、柄稍短的一種,舞動起來靈活輕快,多為步戰使用。又叫雙手帶。全刀由刀身、刀柄、刀盤、響環第四大部分組成。
百兵之王—槍
槍在古代稱作矛,為刺 兵器,殺傷力很大,其長而鋒利,使用靈便,取勝之法,精微獨到,其他兵器難與匹敵。故稱為“百兵之王”。《宋史•李全傳》載,反金起義軍女首領楊妙真的楊家犁花槍法精妙非常,楊曾自詡:“二十犁花槍,天下無敵手。”

槍由槍尖,槍纓,槍桿組成。槍尖為鋼鐵打制,原始社會槍尖以竹,木削成。槍纓古時多用馬鬃製成,今用細麻絲製成,槍桿古多鐵制,攢竹制,今用白蠟木杆,槍的長短不同,名稱也不同。1.83米稱步下槍、2.33米稱花槍,2.76米稱中平槍,4米為大槍,5.33米為大杆兒,6米稱為矛,11米長的為毛竹大杆,現代武術比賽用槍規定,最短必有等於練習者直體站立後再直臂上舉的高度。古代大槍、大杆的使用為二人,一人在前扛槍桿,一人在後使用。

槍的各類很多,有花槍、筆槍、大槍、錐槍、槌槍、梭槍(又稱飛槍,標槍)、尖槍、太寧筆槍、抓槍、雙頭槍、雙頭雙槍、鉤鐮槍、四角槍、箭形槍、曲刃槍、環子槍、拐子槍、攢竹槍、長頂槍、鴉項槍、素木槍、綠沉槍、渾鐵槍、龍頭槍、龍刀槍、虎牙槍、虎頭槍、龍鳳槍、單鉤槍、雙鉤槍、鐵鉤槍、柳葉槍、蛇鐮槍、蛇尾傘槍、櫃馬槍、搗馬突槍等。這些槍的用法除花槍、大槍、雙槍、雙頭槍、鉤鐮槍外,多已失傳。

槍法流傳較多的常有羅家槍、楊家槍、岳家槍、馬家槍、沙家槍、六合槍、八母槍、子龍槍、大犁花槍和峨嵋槍等,各有精研,各有所長。但基本槍術技法還是比較一致的。主要槍法以攔、拿、紮為主,此外還有點、崩、挑、撥、纏、舞花等法。

基本槍術技法:持槍穩活,前管後鎖,兩手持槍,穩而不死,活而不滑,持槍之勢,貴為四平,所謂四平,即頂平、肩平、腳平、槍平。根不離腰,三尖相對,所謂三尖相對即鼻尖、槍尖、腳尖。紮槍要直出直入,須平正靈活,迅速,腰腱勁直透槍尖,勢 如潛龍出入。紮槍又分為上平,中平和下平,以中槍為法,並有“中平槍、槍中王,當中一點最難擋”的說法。還有人說花槍為“百兵之賊”(賊滑之意)。

槍為“百兵之王”,大槍為“槍中之王”。大槍全長3.56米。把端直徑為一虎零一拍(即滿把握信,拇食指指尖相對,中間尚空三指之距)。槍頭長0.39米,其重根據槍桿分量而定,一般重1公斤左右。槍法有:紮、搕、挑、崩、滾、砸、抖、纏、架、挫、擋等。但沒有常見的舞花。因大槍體長,動作幅度大,練習大槍要求身不離槍。槍不離中心。要有雄厚的臂力、腰力、腿力和良好的身法與靈敏的步法。如紮槍時,講究以身步前送,上架時至頭頂即回,下壓時一磕敵械即回。

大槍動作多以功力,實用為主,兩人對抗性對紮槍練習,就是提高對大槍各種技法的體驗和使用,也是實實在在的長功夫的練習方法。
百刃之君—劍
劍,屬雙刃短兵,素有“百刃之君”之美稱。劍的最早出現在殷商以前。春秋戰國時,鬥劍、佩劍之風盛行,劍術量論也相應得到發展。漢趄,擊劍更是朝野風行,不少人以便術顯名於天下。隋唐時,劍形十分精緻華麗,給後世影響很大,故有“鼻劍”之稱。宋代以後,擊劍之風逐漸為劍舞所代替。劍在古代,除了作為格殺的兵器,鍛煉武藝的器械外,還有多種用途。

其一,被作為權力和地位的象徵。例如皇帝授給親信大臣的“尚方劍”,具有“先斬後奏”的生殺大權。

其二,劍被僧、道作為法器,說劍能“隱身”、“降妖”、“殺魔”、“於千裏外取人首級”。

其三,劍被作為禮儀中顯示地位等級的標誌。古籍中記有嚴格的佩劍制度,如佩劍人的年齡不同,地位不同,裝飾的金屬或玉石等也有所不同。

其四,劍被作為一種風雅佩飾,文人學士佩之以示高雅不俗。

劍的結構,一般分顯劍身、劍柄兩大部分。劍身由劍刃、劍尖、劍鋒、劍脊組成你還沒柄由劍格(護手)、握柄、劍鐔(劍墩,又稱劍首)組成。此外尚有劍鞘、劍穗等附屬物。劍的長度,古今差異很大。現出土文物中,短劍約40釐米,類似匕首,可近身搏鬥,亦可投擲遙擊劍達140厘為,可用雙手握柄。現代武術運動中的劍的長度,按《武術競賽規則》規定,以運動員反手直臂持劍,劍尖達於耳垂為准。

武術種類很多,各派劍術都有自己的風格、特點,但基本的劍法特點還是比較一致的。

基本劍法特點你還沒勢造型優美,招勢迭逞輕盈瀟灑,韻度自如步法敏伐輕靈穩健,敏捷多變,劍法規整清晰,身劍協調。故武諺有“劍如飛風”、“劍走美式 ”、“劍似游龍”之稱。劍術演練起來,動靜、緩疾、升伏、進退、剛柔、輕重、伸縮、起落,以及移步換勢等動作輕靈飄逸,似飛鳳翱翔你還沒勢變化吞吐自如、千姿百態。

劍術的演練形式有個人單練、雙人對練和集體演練三種。按劍術的練習內容可分為單劍、雙手劍、穗劍(有長穗劍與短穗劍之分)、雙劍等類。按劍勢風格可分為勢劍、行劍、綿劍、醉劍。

單劍常見的一手持劍(多為右手正握劍),進行劍法套路演練的劍術。劍法多以擊、刺、格、洗、劈、砍、撩、提、抽、帶、崩、點等為主。

雙手劍雙手據抓握劍柄(劍身與劍把均較長),進行劍法套路演練的劍術。劍勢動作簡樸,威武、勁力深厚、遒勁,勇猛氣勢可與刀法媲美。劍法多以劈、砍、撩、刺、擊、格等為主。

穗劍劍首配系長劍穗款待劍法套路演練的劍術(雙手劍術一般不配劍穗,其他劍術多配系短穗)。演練時,步動身隨,劍隨身行,穗隨劍舞,瀟灑奔放。劍法多以穿、掛、雲、撩、抹。帶、劈等為主。技擊時,可以抓握劍穗擲劍擊出,此稱撒手劍。

雙劍兩手各持一劍,款待劍法套路演練的劍術。演練時,步法輕靈敏捷,身法輕盈柔和,動作瀟灑飄逸、圓活多變,劍法多以穿、掛、提為主。雙劍又有短穗雙劍和長穗雙劍之分。

勢劍(又稱工劍,站劍)一手持劍,劍動作突出一個“定”字,工整端莊,形健骨遒。樁穩步健劍法清晰,剛勁有力。

行劍一手持劍,劍勢動作突出一個“行”字,行多停少,縱橫揮霍。步似行雲,身似行蛇氣勢連貫,劍神合一。

綿劍一手持劍,劍勢動作柔如蘊藉,似行雲流水,連綿不斷你還沒法輕緩圓活,柔中寓剛。

醉劍一手持劍,劍勢動作形似醉酒,灑脫自如。忽往復收,乍還疾,步碎身晃,劍法多變。

各種劍術的演練,必須做到內外相應,神形融合,意勢合一,劍身如一你還沒法輕盈瀟灑,清晰明快,靜如處子,動似游龍,舞似飛鳳。由於劍為雙刃,故不能做纏頭裹腦,纏背繞腰等動作。不持劍之的,可握為劍指(即食指,中指併攏伸直,其餘三指屈握,拇指屈壓於無名指甲上),與劍法、身法密切配合。

常見的劍術套路有:太極劍、太乙劍、武當劍、昆侖劍、昆吾劍、峨眉劍、三才劍、三合劍、七星劍、八仙劍、八封劍、十三劍、達摩劍、通背劍、綈袍劍、純陽劍、金鋼劍、青龍劍、青萍劍、飛虹劍、龍形劍、龍鳳劍、蟠龍劍、螳螂劍等。
十八般兵器—戟
戟是器械的一種,始于商周。系由古代兵器演變而來。戟有“一條龍”的說法,即龍頭、龍口、龍身、龍四爪、龍尾。其頭能攢,口能刁,身能貼、靠,爪能抓,尾能擺。有青龍探爪、黑龍入洞、懶龍翻身、烏龍擺尾等式子。戟分馬上戟和步下戟,雙手執這,還可一手握杆,另一手握於月牙內的鐵梁上。長戟杆長於大刀,有能舞花,諺稱“劍無纏頭,戟無花。”戟可左右手前後換把使用,其出之勢如同戳棍,故叫“戟紮戳勢”各派戟法差異較多,以六路戟法為最佳。戟最基本用法有貼、靠、剁、片、鉤、摟刁、提等。

戟分為長杆單戟和短柄雙戟。長戟分為方天戟(戟頭有兩個月牙,杆上有戟形,如畫字,朱漆為飾,故名畫戟。還懸有彩綢,上系金錢,叫金錢五色幡),青龍戟(單月牙,杆上畫有盤龍,朱漆為飾,懸系彩鉞叫金錢豹尾子)、蛇龍戟(戟刺為蛇形,餘同青龍戟)、月牙戟、東方戟、護神戟和戟鐮、常勝戟等。短柄雙戟分單月牙(練者多),雙月牙。也系有彩纓球,今皆系紅纓。

戟初為兵器,後深化為儀仗和裝飾物。如帝王駕前衛士執戟侍立。明代民族英雄于謙的《漫題屋壁》詩末兩句曰:“門前無列戟,錯認野人家。”列戟是官爵的象徵。富戶條案上古瓶中插銀戟,取戟與“給”諧音,象徵富貴、自給自足。牆壁上掛有戟圖,上畫之戟,中為雙月牙青龍戟,兩旁斜插有單月牙青龍戟。
十八般兵器—鉞
十八般兵器—斧
斧與鉞是罕見的兵器,斧鉞在古時候是不分的,長柄巨斧名為鉞,也叫大斧,長達2.66米。《古今注》載:“金斧黃鉞也,鐵斧玄鉞也,三代通以斷斬”。但由於使用方法的不同,斧和鉞還是有所區別的,凡在斧背上有鉤或斧上有槍刺者,即為鉞。

長柄的斧和鉞,古時多為馬上用的重兵器,有“祥手宣花斧”、“開山斧”、“偃月斧”、“金蘸斧”、“開山鉞”和“壓醜鉞”等。短柄的斧,有單,雙斧之分,為古時步兵所用。短柄因形狀扁寬,也稱為“板斧”。黑旋風李逵使用的就是兩把板斧。

斧和鉞歷史悠久,1972年河北槁城縣台西村曾出土了一件商代青鐧鉞,它說明了我國早在三千年前就已經使用青銅的兵器了。陝西出土的秦代“鉞”做工相當精緻,有刃,有背,上面鑄有紋飾。斧和鉞舞動起來,姿勢優美,風格粗獷,豪放,使用方法有劈、剁、摟、抹、雲、片等,帶刺,帶鉤的鉞則多刺,鉤兩法,由於斧和鉞演練起來比較笨重,加之很多傳統套路已失傳瀕於失傳,故現在武林中已很少見。
十八般兵器—鉤
鉤是一種多刃的兵器,系由古兵器戈演變而來。春秋戰國時期戈、鉤、戟並用,從衛墓出土的銅鉤來看,鉤的形狀似戟,只是戟上邊為利刃,而鉤上邊為一線鉤形,故名鉤。顏師古注:“鉤亦兵器也,似劍而曲,所以鉤殺人也。”古戰場上用鉤者頗多。兩晉時,英勇善戰的冉閔就“左操雙刃矛,右執鉤戟,以擊燕兵,斬者三百餘級”。武術中所用的鉤有單鉤、雙鉤、鹿角鉤、虎頭鉤、護手鉤等。技法有推鉤、挫鉤、撕鉤、提鉤、鈀鉤、分鉤、搭鉤、行鉤、雲鉤、托鉤、獻月等。演練進要求有起伏吞吐的身法來配合,因此有“鉤起浪勢”之說。
十八般兵器—叉與飛叉
叉是古代作戰時長刺武器之一,屬十八般兵器之列,叉最先本是一種生產工具,據古籍記載,遠古人們打獵捕魚,大多用叉,《水滸》中解珍,解寶打虎時用的就是鋼叉。明代的兵書《武備志》中還記有一種“馬叉”,上可叉人,下可叉馬。叉按形狀可分為:牛角叉(俗稱虎叉)、三須叉、三角叉、龍須叉(俗稱兩股叉)等。叉長約五六尺,在叉座間鑲有鐵片或系有彩綢之類。

叉演練起來風格獨特,使用起來叉頭、叉柄可用,它的用法據傳有32種之多,如攔、橫、捂、拍、掏、挑等。武林中叉的演練甚為罕見,傳統的著名套路,有太保叉、飛虎叉,龍須叉等。飛叉、俗稱“開路”,是由叉演變而來的。人們用魚叉投擲大魚時,在叉柄上繫縛繩索,使用時將叉擲出,然後抓著繩索又將叉收回。投擲不中,在繩索收回時,要接住在空中轉飛的魚叉,是要有一定的技術,因而飛叉的技巧,就是在接魚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另外,叉即是生產工具,又是戰鬥武器,和人們的生活極為密切。在我國民間,每當春節、元宵佳節或廟會及盛行“出會”活動,那寒光閃閃,鳴聲鏗鏘的飛叉的表演總是在各種遊藝節目的前面,擔負著“開路”的任務。民間練飛叉的組織也叫做“開路會”。

飛叉的表演,技巧性很高,表演時不能用手握叉,任憑它在臂、腿、背上轉圈翻滾,這就需要運用肌肉的緊張或鬆弛和用力的大小,來調整飛叉的重心和速度,控制飛叉的起、落、轉、合。還可以做出許多花樣,如掄高、踢高、“懷中抱月”、“過橋”等。

武林中擅長飛叉的名家很多,已故著名武術家鄭懷賢就善舞飛叉,早在1936年他做為中國武術代表隊的成員,去德國柏林參加第1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時,就表演過飛叉。山東著名民間藝人,“飛叉大王”劉仲山,身懷絕技,而且,他也是擅長“潭腿門”的拳腳。
十八般兵器—鞭
鞭有單雙之分、軟硬之別。單鞭有兩種,一名“竹節鋼鞭”形如竹節;一種叫“水磨鋼鞭”,有十三個方形疙瘩,鞭柄和鞭頭皆可握,能兩頭使用。雙鞭又名雌雄鞭,左手較輕,右手較重。

軟鞭有七節鞭、九節鞭、十三節鞭等,每節有鐵環相連,並有兩個配環,是較難練的兵器。這種鞭攜帶方便,可以纏在腰上,或折疊起來放在袋裏。
十八般兵器—簡
簡是一頭兵器,形與雙鞭略同,但簡身無節,端無尖,體成棱形,四面向內凹陷,所以稱為“四面金裝簡”,或“凹面簡”。

另有一種叫鐵尺的兵器,其形如簡,四面不內陷,上粗下細,為衙役捕快專用,易於攜帶,可暗於腰間。
十八般兵器—錘
錘有長杆單錘,短柄雙錘,鏈子錘等。根據錘頭的形狀,又分為立瓜、臥瓜、四方、八楞錘等。

長杆錘又稱“金瓜”,可分為兩種,一為立瓜錘,錘頭如瓜形立於杆端。二為臥瓜錘,錘頭則橫臥於杆端。

短柄雙錘,根據其形狀可分為兩種,一為八楞錘,錘頭是八楞的。一為瓜形錘,錘頭是瓜形的,都是短柄,柄長不可過肘。短柄雙錘非常沉重,舞動起來很費力氣,多硬砸實架,所以有“錘棍之將,不可力敵”之說。
十八般兵器—撾
撾,即是抓。抓有長、短、單、雙、軟之別。長杆抓有“金龍抓”,杆長約六尺,杆端有抓,形如人手,中指伸直,其餘四指屈撓。又有一種叫“筆硯抓”,中指與食指併攏伸直,形如劍指,掌中握一筆,又名手槊。還有一種短柄雙抓,長三尺左右,柄端是一隻手,手指微屈,名為“ 虎爪雙抓”。

另有幾種軟抓,一種是一根繩索,繩端有一鐵抓形或鷹抓,名鷹抓飛撾,另有一種兩端各有一抓,名雙飛抓。還有一種,繩端有一形如蟹鉗的抓,名為閉雁飛抓。
十八般兵器—钂
钂有鳳翅钂、雁翅钂、牛頭钂、溜金钂、鋸齒钂和流星钂等幾種。钂不可以舞花,主要是撚轉,其中又有轉大轉小之分,故有“钂紮撚勢”、“钂不離肩”之說。

钂多是兩手交換使用,有時左把在後,有時右把在後,舞動起來兩手撚轉,真是龍飛鳳舞。
百兵之首—棍
我國北方多稱棍為“棒”或“白棒”方則稱“棍”,而古代多稱棍為“梃”,名稱雖異,實為一物。棍為無刃和兵器,素有“百兵之首”之稱。

棍的歷史悠久,是原始社會主要生產工具之一,也是最早用於戰爭中的武器之一。占國時,孟子曾對魏惠王說:“王如施仁政於民……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而俞大猷所著《劍經》,是集棍法之大成著作。

我國古代棍術流派甚多,明代已有少林棍、紫微棍、張家棍、青田棍、趙太祖騰蛇棍、賀屠鉤杆、牛家棒、孫家棒、巴子棍、俞大猷棍法等十幾種著名棍法。嘉靖四十年抗倭名將俞大猷奉命南下,取道河南,遂訪少林寺。觀少林棍法後,俞認為“已失古人真傳”眾僧“願受指教”,並扒宗擎,普從二人入俞軍中學習,三年後二人返寺,又教百人之多,少林棍法由此馳名海內。明萬曆年間,安徽休寧縣著名武術家程沖鬥曾投師少林寺學藝,並將所學少林棍法依勢繪圖並附文學說明公佈於世,這就是《少林棍法闡宗》一書,此書為研究古代棍法的演變和發展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棍的種類很多,有大棍、齊眉棍、三節棍、大梢子棍、手梢子棍等。大棍長八尺有餘,舞動時需要有很大的腰腿之勁和臂力,實戰時往往以其長、大、重先制於人。齊眉棍立棍於地,棍高以眉為度(現在武術競賽規定用棍與頭齊),舞動時可大蹦大跳,倭、劈、掃、舞,靈活多變,棍聲呼嘯,氣勢極為勇猛,很適用于“武舞”棍法練用。三節棍是三節短木棍,蹭有鐵環相連接,攜帶方便,舞動時可長可短,可伸可縮,出入難防,棍法靈活多變,有一定實用價值。大梢子棍是一根長棍和一根短棍中間用鐵環連結起來,《武經總要》中提到的宋代“鐵鏈夾棒”與其形近。手梢子棍是一種較為短小的梢子棍,多為雙手各執持一棍演練。

近百年來,各武術派別創造不同類型的棍術套路很多,數目難以確切統計。各派雖各有異同,但練用起來,都離不開劈、崩、纏、繞、點、撥、攔、封、撩、掃等棍法。其形式有單人練、集體練等。各家棍術雖有不同,但在要求上仍有共同性。例如:“練棍要手臂圓熟,身棍合一,力透棍尖,風聲呼呼”。舞棍要勇猛,快速,有力。雙手執棍,開合,旋轉要圓熟自如,拳諺說:“槍紮一條線,棍打一大片”。棍譜說:“棍起空靈多變化”。

棍術就其內容特點不同,又可分為兩類:

(1)側重技擊性棍法,大都採用二人對劈的基本功夫,也有帶護具進行互相劈,打,攔,刺等訓練,雖然棍法不多,但實戰性較強。

(2)側重藝術性棍法,大都發展難度動作,講究姿勢優美,是一種不求實用的“武舞”棍法,此乃古人所指“滿片花草”。小說《水滸傳》中的九紋龍史進,舞棍“使得風車兒似轉”,就屬於這類“武舞”棍法,兩類棍法都有很高的體育價值。舞棍時要求手、眼、身、法、步協調合一,有利於提高身體的力量、速度、耐力,增減勇敢頑強的精神。
十八般兵器—槊
槊是十八般兵器中的重型兵器之一,多用於馬上作戰。在雲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中就發現了戰國晚期、東漢早期的槊。槊的各類很多,結構複雜,較為笨重,多為力大之人使用。因此槊在現代武林之中已近失傳,練槊的人寥若晨星。

槊是由矛和棒演變而來的。《正字通》一書中雲:“矛長丈八謂之槊”,所以古代也把丈蛇矛稱為“鐵槊”。古代的槊,柄用堅木制,長約2米,粗約一把,柄端裝有一長圓形錘,上面密排鐵釘或鐵齒六至八行,柄尾裝有三棱鐵鑽。因其形狀與狼牙相似,故也稱“狼牙槊”。《武備志》載:“棒首施銳刃,下作倒雙鉤,謂之鉤棒;無刃而鉤者亦用鐵爪植釘於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本末均大者為杵,長細而堅重者為杆,亦有施刃鐏者,大抵皆棒之一種。”《水滸傳》中 “百勝將”韓滔用的是一杆棗木槊;番將烏利可用的是一杆純鋼棗槊;別外,還有指槊,掌槊,雙槊,衡槊及棗陽槊等。

傳統演練的套路稱為“單槊”,練法與大刀相似。它的用法有劈、蓋、截、攔、挑、撩、雲帶、沖等。儘管槊較重,但也可演練許多招式,如“泰山壓頂”、“刀劈華山”、“橫掃千軍”等等。
十八般兵器—棒
棒有狼牙棒、行者棒、五花棒、哨棒、杵棒、杆棒等。狼牙棒形似狼牙槊,只是短柄。

行者棒長與頭齊,比較粗,棒的兩端各按一鐵箍或銅箍,與棍法相似。《武備志》載:“棒與棍一也,而棒有殊,今之棍即古之杆棒、白棒也。”

哨棒長約四尺,比齊眉棍短,硬藤制,為古時軍營中巡哨和更夫所用。杆棒如齊眉棍,但亦短。俗語有“棒齊胸、棍齊眉”之說,但因棒的種類不同,說法各有所異,故不全如此。
十八般兵器—拐
拐俗稱“拐子”,有大小之分,大拐為單拐,小拐是雙拐。

大拐名“牛心拐”,杆長四、五尺,杆端之上有一橫杙形似牛角,有人稱為“牛角拐”。雙拐有丁字拐、李公拐、蘇勒拐等。丁字拐長約二尺六寸左右,柄上有一橫杙,因形似“丁”字而得名。李公拐,拐身同丁字拐但較短。
十八般兵器—流星錘
流星錘是一種以繩索一端系住錘體,另一端握於手中,用力向目標拋擊的暗藏武器,現屬軟兵器類。又名飛鎚、飛錘、流星鎚。流星錘是由遠古狩獵工具“流星索 ”發展而來的,後作為兵器用於戰鬥。戰國時代水陸攻戰圖上就有雙手施放流星,以襲擊敵人的形象。清代民間跑江湖賣藝人,常使用流星錘“打場子”。流星錘不僅能纏住對方,還可以打擊對方。四川民間流行著一首歌謠:“流星、流星,專打鼻子,不打眼睛”。

流星錘分錘體,軟索,把手三部分。錘頭各異,有渾圓頭、瓜形、梭形。錘身大如飯碗,重量依用者體力而定,一般為4至5斤。錘身末端留有象鼻眼,以蠶絲、人發、鹿脊筋絲編成的軟索系於鐵環,粗如手指,長800釐米有餘。運動方法有纏、拋、掄、掃等,演練時可以巧妙地把繩纏繞在自己的腰身、胸背、肩肘、手腕、大腿、小腿上,然後抖手放開,拋擊出去。

十八般兵器—弓

弓是一種利用彈力射出弦上的箭,殺傷遠距離敵人的兵器。二萬八千年前原始人類為狩獵獲取生活食物,將樹枝、金屬棒彎起來和繩索等繃緊而成。自有戰爭以來即成為主要兵器之一。至春秋戰國,選材形制均有較大改進,王弓、弧弓弓長131.4釐米,用於田野狩獵和射飛鳥;唐弓、大弓弓長119.46釐米,用於習射。漢代有虎賁弓、周任弓、角端弓、疆弓等,均鑲有銅飾或玉飾。唐代分長弓、角弓、梢弓、格弓,分別為步兵、騎兵和皇朝禁衛軍所用。宋代有黃樺、白樺、黑漆等弓。元代有“馬克打”、“長蠻”等大弓。明代有開元、小梢等弓。清代有樺皮弓等。至19世紀中葉為鳥槍代替。

十八般兵器—匕首

匕首,短劍,是一種以刺為主兼能砍擊的短兵器。形如劍而不及劍長。始于原始社會的石匕首。商、周以後改為青銅或鋼鐵製造,為近戰防身之用。亦有在刃部淬以毒藥,刺及人身即能致死。漢代匕首與長劍並用,騎士配備尤多。晉代劍首為環形,狀似紗帽,劍格向下分,劍莖寬平,柄近刃長,與先秦的形制顯然不同。晉代張載曾寫過《匕首銘》:“匕首之設,應速用近,即不忽備,亦無輕念。利以形彰,功以道隱。”唐代匕首盛行。李白詩《俠客行》說:“少年學劍術,匕首插吳鴻,由來百夫勇,挾此生雄風。”宋代以後,匕首作為武術器械之一種流傳至今。其用法有擊、刺、挑、剪、帶等。演練時有“單匕首”和“雙匕首”兩種形式。現代武術套路中,多為兩手各持一匕首進行演練。對練有“匕首進槍”、“奪匕首”、“雙匕首進槍”以及三人“雙匕首質牌單刀槍”等。

十八般兵器—彈弓

彈弓是暗器的一種,弓杆以竹制,內襯牛角,外附牛筋,全長為練習者的18拳。弓弦用絲、鹿脊筋絲、人發雜絲製成。普通弓的硬度為二力半即可傷人。用於發射的彈丸有三種:
(1)泥丸:用粘土和膠搗勻,搓成圓球形而成
(2)槐砂丸:用洋槐子粉、磚面、細鐵砂等混合製成
(3)金屬丸:以銅、或鐵、或鉛鑄成。彈弓的用法與弓箭相仿

開弓時,順步站,一手握弓附,一手開弦。弓須拉圓成前臂平舉,上照鼻尖,下照腳尖。後手貼近同側眼耳之間,發彈時須屏息。《彈弓譜》概括其練法要領為《八法歌》:“未開弓先看拿手,未掿彈先看扣手,未開弓先看拉手,未定式先看入手,開圓弓先看後手,打完彈先看前手”。後來發展成一種武術器械。發射彈丸有很多架式如:單鳳朝陽式、野馬上槽式、天鵝下蛋式、滴水垂崖式、撥草尋蛇式、雙飛雁式、懷中抱月式等。當今習此藝者極少。簡易的鐵絲作架,橡筋為弦的彈弓,已成為兒童玩具。

十八般兵器—鏟

鏟為古兵器,屬薄體闊刃的長兵器。鏟頭似彎月,月牙朝上,裝以長柄,刃與柄呈丁字形。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石鏟,商代鑄有青銅鏟,戰國晚期開始使用鐵鏟,明代出現了月牙鏟,一般刃部成凸弧形,均以銎裝柄。鏟後來演變成武術器械的一種,在民間流傳,僧侶多用鏟,平時可代替扁擔負重,或供開路使用。鏟的種類有月牙鏟,天蓬鏟、蓮花鏟等,其擊法有推、壓、拍、滾、鏟、截、挑等招勢。有童子拜佛、烏龍擺尾、二郎擔山、出山門等。演練時多走身法,風格別致。

資料來源:【傳統武器】十八般兵器的來源和種類│創作革命
資料來源:【傳統武器】十八般武器圖解│創作革命

太刀

日本平安時代(十二世紀)末期到室町時代初期,流行佩戴太刀於馬上或儀仗典禮。

太刀一般而言指的是刃長超過兩尺(60cm~90cm)、刀刃長度通常在在80公分以上,刀身彎度較高、太刀是將刀刃向下佩掛於腰間,一般以邊鋒朝下並吊在腰帶以下的方式配帶的日本刀。在刀刃向上的狀況下,太刀銘的位置通常是在與打刀相反的右面。

太刀常放置在特定的安置架上,以刀尖向上,刀柄向下,邊鋒向內的方式擺設。

大太刀

14世紀日本南北朝時期 大量出現了和以往不同的稱為大太刀,野太刀的大型刀。

大太刀(おおたち),一般都把刀身長達90cm以上的太刀稱為大太刀,和當時日本人的平均身高(150公分至165公分)對比下算是相當巨大的武器。

大太刀通常都是背負在背後,不過若是180公分以上的人則會像打刀一樣別在腰間。

對南北朝時期 武士而言,最值得誇耀的就是勇氣與剛強的腕力,也因此可看到他們帶著又大又長的大太刀上戰場,以誇示自己的威武。

裝備大太刀的武士是當作突擊隊使用,用來突破敵人陣形,大太刀又稱為「陣太刀」,但是似乎也有人稱為「野太刀」。

通常文獻中的大太刀指的是刀身150cm以上,而90cm以上則稱為野太刀。但是普通人都把大型的太刀叫做大太刀,而把「野太刀」當作別稱。

沒有刀裝(刀把護手刀鞘之類的配件)的,只有刀身然後用布之類的把刀身的柄纏一纏,拿來使用的刀才叫「野太刀」。又或許通常也是忍者或是野武士用的,所以才稱為「野太刀」。

那有完整刀裝的還是稱為大太刀,裝飾的特別華麗的稱為陣太刀。有些陣太刀甚至有動物の毛皮做的「尻鞘」以防雨水。

從江戶時代薩摩的武士們開始使用刀柄加長的武士刀開始,到雉刀這種也是重進攻的刀型,其威力根本不是當時木板小盾能防禦的。

並且以後的野太刀武士們所使用單刀是雙手巨劍,技巧純熟的話,幾乎可以將所有敵人砍成兩半。

大太刀不是斬馬刀在戰場並不直接面對對付騎兵,若真要斬馬腿則是避開騎士的攻擊範圍外趁機偷襲馬腳的。

朝倉家武將真柄直隆的野太刀-「太郎太刀」を,刃長就有221公分。是現存最大的日本刀。據說最大型的大太刀長達3.3公尺。

打刀



室町中期以後,日本刀由刀刃向下佩帶的太刀轉為刀刃向上佩戴的打刀,
全長: 70-90cm(柄の長さを含む)、重さ:700-1,400g前後(作成時期や地域による)、長さ(刃長:露出刃部のみ):室町時代平均2尺3寸5分程度、刀刃長度通常在在60公分以上

打刀可以說是日本刀的代表刀劍。打刀的刀身被設計成彎曲的形狀,這種彎曲的設計稱為“京反”。刀身的中央部位被設計成最為彎曲的地方,此種設計使得拔刀更為容易。

打刀一般為將刀刃向上插於腰帶,當然也有刀刃向下插於腰帶的,但是大多數都是刀刃向上插於腰帶的。所以,一般日本武士都是反手拔刀或轉換刀鞘為刀刃向上順手拔刀。

於是,為了適合於這種插於腰間的佩帶方式,打刀的刀身被設計成彎曲的形狀,這種彎曲的設計稱為“京反”。

刀身的中央部位被設計成最為彎曲的地方,此種設計使得拔刀更為容易。因此,產生了拔刀與攻擊一體的技巧,這就是拔刀術。

室町時代,打刀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全盛時期,並且開始與脇差共同佩帶於腰間,這種打刀與脇差共同佩帶的方式一直延續至今天。

打刀與太刀的形式基本相同,兩者的區別之一在於打刀的刀鞘口兩側分別插放有小柄和笄:小柄是一種長6寸(約18cm)左右的小刀,很少用於戰鬥中,一般用來削東西和割線,劍俠小說中偶爾也出現用小柄代替手裏劍來投擲的描述;笄是插於小柄對側,用來整理頭髮和撓癢。

脇差



脇差((わきざし 也稱脇指)。刃之長度30cm—60cm。

大脇差:1尺8寸以上2尺未満(54.5cm~60.6cm)
中脇差:1尺3寸以上1尺8寸未満(40cm~54.5cm)
小脇差:1尺以上1尺3寸未満(40cm未満)

日本武士平時與太刀或打刀配對帶於腰間,是一個備用武器,平常不使用,是當作為主兵器的長刀(太刀或打刀)損毀時才使用的。

一般情況下對武士而言,脇差只可用於切腹。若與太刀或打刀在格鬥中同時使用,會被認為是有失武士名譽的表現。

此外脇差也是准許一般百姓、市民、商人以及其他非武士身份的人隨身攜帶的自衞武器。因此在許多古代的抗暴事件中,帶頭的俠客使用的就是這種武器。

根據「長宗我部元親百箇條」中的第24條:凡擁有三町以上的土地者,每一戶都必須準備一副盔甲,平時務農維生,戰時就必須穿上盔甲帶著脇差(非武士身分可携帯之刀)與長槍投入戰鬥,稱為「一領具足」。

薙刀



從奈良時代到平安時代,守護寺院的守護僧兵常用的武器、從鎌倉時代末到室町時代戦場上的主要武器。

因為不適合密集型戰鬥,而被長槍替代。

薙刀柄頂端超過三尺(約90cm)的是「大薙刀」,最長有長達3.6公尺長度的超大薙刀。刀刃太短太細,整把刀太輕,攻擊手法以中遠距離斬掃為主,適合女性力量不足的使用。 殺傷力不足,只能揮,不能向下劈,會很容易斷。

薙刀術後來作為日本女性的武士道(なぎなた)。 

有名的武蔵坊弁慶 使用的武器也是薙刀。


手裏劍

手裏劍,或稱為飛鏢,主要是日本忍者所使用武器,主要用途是在自己發生危險時丟向遠方的敵人以便能夠脫困。常見的有八方手裏劍、六角手裏劍、十字手裏劍、三角手裏劍以及「卍」字型手裏劍等。

苦無


苦無,或稱苦內,是日本忍者經常使用的小型武具。形狀如一把短劍或峨嵋刺,多以鐵製,體積短小,容易攜帶及藏匿。之所以經常被忍者選為隨身武器的原因是苦無原本是一種工具,在當時的市場上相當於現代的多用途刀或者多用途工具組,即使隨身攜帶被發現也不會有人懷疑。日語是「くない」,根據讀音寫成漢字「苦內」或「苦無」,以後者較為常用。常規的苦無制式,尺寸大概有10至15厘米長。原本苦無只用於挖掘用途,亦有很多人在攀山時藉以鑿壁借力,後來成為了經常需要進行攀潛活動的忍者的常用護身武器。

另外有一種更小型的苦無,用法是類近於手裏劍的飛行型道具,名叫「飛苦無」(とびくない)。由於其形狀尖長,不像手裏劍般可以旋轉力量擲出,所以命中亦比較困難,使用飛苦無的忍者大多擁有高超的擲準技能。

鎖鏈

鎖鎌(くさりがま,中譯尚有「鎖鐮」、「鎖鏈」、「索連棍」)是在日本戰國時期出現的一種改自農用鐮刀的武器,被忍者廣泛使用。其一端帶有一把鐮刀,另一端有長長的鐵鏈和一個重錘,甩出的重錘就算落空了,也有機會使鐵鏈纏捲敵人的肢體或武器,亦可以使用鐮刀砍殺。 但是這種武器似乎難以控制,許多忍者仍然喜歡用刀劍,戰國結束後鎖鎌逐漸沒落。

旋棍

柺((沖繩語: トンファー ,tonfaa,又拼做 tong fa,tuifa,tonfa),又作拐,是一種武器,是一枝T字型的棍棒,也有T型棍、旋棍等名稱。沖繩地方的武器,流行在中國南方與東南亞,有說法是中國十八般兵器其中之一。
相傳拐的原型是一種農具、石磨的手柄或是拐杖的變形。

手持方法
●手持手柄部份,長棍部份置於前臂下方,前端指向前方
最常用,方便用拐的前端作刺擊以及旋轉棍體本身作掃擊及揮打。

●手持手柄部份,長棍部份直指向前方
前刺對方身體或左右揮打,但較不常用。

●手持最長部份高舉棍體,手柄部份向前,形似握鐮刀
多數用作格擋及掃開對方兵器,亦可當作鐮刀的劈擊、勾跌及擒拿對方,但是並沒有割的技法,因為拐沒有刃部,亦可用前端及手柄部份的Y字部份作為攻擊及格檔兵器。

●手持最長部份高舉棍體,手柄部份向後
作為短棍攻擊,亦可用前端及手柄部份的Y字部份作為攻擊及格檔對方兵器。

●手持前端部份,長部份棍體向前,手柄指向上方或下方
作為短棍攻擊,手柄部份可作格擋對方兵器之用,類似劍的護手的作用。

●雙手同時持拐
可以雙手同時用相同方法持拐,亦可分別用不同方法握持。

●一手持拐,另一手持其他武器
例如"匕首、劍、釵 (武器)"、雙節棍,警察甚至配合手槍及手電筒使用。

扇子

扇是一種撥動空氣以令人涼快的工具,需要人手推動,所以又稱之為撥扇。但在現代,涼快的工作多為電風扇或冷氣機所取代,扇子漸漸衰落。最常見的扇子款式是摺扇,又名聚頭扇、摺疊扇、撒扇,可以摺疊,方便攜帶,製造技術比較繁複;還有一種是團扇,可供直接扇風,不能摺疊。

髮簪

髮簪亦可當作手裏劍來使用。

靈符(符咒)

符籙是符和籙的合稱(符文、符書、符術、符篆、符圖、甲馬)。按《說文解字》:符者信也。按《雲笈七籤》:籙者指戒籙情性。符指書寫於紙、帛上的筆畫屈曲、似字非字、似圖非圖的符號、圖形;籙指記錄於諸符間的天神名諱秘文。道教某些道士聲稱用符籙可以召神徠鬼,趨吉避凶,降妖鎮魔,治病除災。

施法運作符,也稱為符咒。是在道教法術的一種,用黃紙、或其他色紙,並通過一定的方法,書寫畫一些字或圖案,常被認為具有驅邪的效果。此外,古中醫的第13科祝由科也是畫符治療疾病。

錫杖

錫杖(梵文:Khakkhara),音譯為喫棄羅、隙棄羅,又譯為聲杖、鳴杖。為佛教出家僧侶所持的一種枴杖,長度約齊眉,上面裝飾有鐵環。佛教僧侶乞食時,會在門外搖晃錫杖,以代替叩門;還可以用來作為防身之用。為頭陀十八物之一。

偽裝刀

把刀藏在三味弦裡常被視為是創作下的產物,不過把刀藏在手杖、煙管或火著等日常用品中真的確有其事。為了達到讓對方出其不意。

大幣(大麻)

大麻(或稱大幣,日語:おおぬさ)乃是神道祭祀中用以祓除的道具之一,於榊枝或是白木棒上掛上紙垂(しで)或麻薴而成。以白木棒作成者或謂祓串(はらえぐし)。
大麻(おおぬさ)之字,本來是幣(ぬさ)之美稱。幣為獻予神之祭品,亦是祓除罪孽而使用的物品,主要為麻與木棉做成,之後則使用布帛與紙。因此神事上所使用的布帛與紙被稱作大麻。
大麻在被稱作上述祓具之外,伊勢神宮所頒布之神札亦稱為大麻(神宮大麻,在此則唸作「たいま」),與上述為不同的物品。
大麻的使用方式,乃是將之朝向祓除對象之人或物而左、右、左搖動,藉此將穢轉移至大麻之內。過去,在祓除人穢時為需要受祓者手持大麻將身上的穢惡轉移置大麻上。如今則不論人、物,皆由後方的人以大麻對之搖振以祓除受祓者身上的穢惡。

寸鐵

手指穿過環,隱藏在掌心的鐵製武器。和分銅鎖、手之內合稱「暗器三大神兵器」。

【武器大觀目錄】


  • 長刀

  1. 戟刀
  2. 筆刀
  3. 鳳嘴刀
  4. 偃月刀
  5. 眉尖刀
  6. 三尖兩刃刀
  7. 春秋大刀
  8. 鉤鐮刀
  9. 乾坤日月刀
  10. 象鼻子刀
  11. 單牙月
  12. 鴛鴦刀(雙手)
  13. 乾坤日月輪刀(雙手)
  • 長槍
  1. 古矛槍
  2. 花槍
  3. 流星槍
  4. 九曲戟
  5. 少林雙戟(雙手)
  • 短刀
  1. 九環刀
  2. 柳葉刀
  3. 大砍刀
  4. 馬刀
  5. 連環刀
  6. 鐵扇子
  7. 梅花匕

◆劍類

  1. 七星劍
  2. 龍泉劍
  3. 鏈子劍
  4. 龍鳳雙劍(雙手)

  • 棍鞭鏈
  1. 九節鞭
  2. 連枷棍(大掃子)
  3. 雙節棍
  4. 三節棍
  5. 軟鞭
  6. 方節鞭
  7. 雙棍(雙手)
  8. 龍頭桿棒
  9. 劍鞭
  10. 鐵鏈


  • 暗鏢


  1. 繩鏢
  2. 摔手箭
  3. 金錢鏢
  4. 梅花針
  5. 飛蝗石
  6. 血滴子
  7. 鐵蓮花
  8. 飛鉈
  9. 鐵鴛鴦
  10. 噴筒
  11. 如意珠
  12. 飛鐃
  13. 梅花袖箭
  14. 袖弩
  15. 鏢刀
  16. 袖圈
  17. 袖蛋
  18. 母鐵膽

  • 重錘斧
  1. 流星錘
  2. 板斧(雙手)
  3. 雙板斧(雙手)
  4. 少林板斧
  5. 子午鴛鴦鉞(雙手)


  • 特殊


  1. 判官筆(毛筆)
  2. 宮天梳(梳子)
  3. 峨嵋刺(尖叉)
  4. 子母刀
  5. 鴛鴦鉞(板斧)
  6. 日月輪
  7. 龍鳳扇
  8. 雙拐
  9. 月牙鏟
  10. 鐵掃帚
  11. 四門板凳


  • 杖類

  1. 長杖
  2. 短杖
  3. 巫師杖
  4. 達摩杖
  5. 槍砲
  6. 步槍
  7. 手槍
  8. 衝鋒槍
  9. 機槍
  10. 轉膛槍
  11. 滑膛槍
  12. 膛線槍


  • 弓箭


  1. 長弓
  2. 和弓
  3. 角弓
  4. 反曲弓
  5. 複和弓
  6. 十字弓
  7.  驽弓(單手)


資料來源:【武器大觀目錄】│創作革命